【事件】上月,光伏硅片龙头半导体首次向全社会公告其N型硅片报价,150m厚度210尺寸N型硅片的价格为9.49元/片,130m厚度210尺寸N型硅片的价格为9.06元/片。
若今年年底仍未并网则在全省范围内暂停相关企业新增项目申报,各市以及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主动调减项目建设规模,6月15日前上报。从所涉及到的项目控股企业来看,共有49家企业,其中北京联合荣邦涉及项目规模最高为800MW,其次为国家电网以及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广核、华电等部分央企也有项目未能全容量并网。
据了解,该文件要求河北省2020年底前已批复、未按期全容量并网且不在各市梳理上报范围内的项目视为自动放弃建设,取消建设计划并不在预留电网空间。总体来看,河北2020年底前批复的项目中,今年年底前必须并网的光伏项目规模约为6GW,风电2.6GW。处置办法为取消原建设计划,纳入2022年项目申报范围,未纳入的则取消核准或备案手续。需要注意的是,中广核、中能建、中核、华能、中电建等企业部分项目被取消,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以及华电的部分项目则纳入2022年项目申报范围。结合河北去年下发的《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保障性并网项目》文件要求来看,2021年下发的保障性光伏项目规模为11.4GW,同样要求为今年年底并网,则意味着今年河北并网的光伏项目总规模将达17.4GW
从所涉及到的项目控股企业来看,共有49家企业,其中北京联合荣邦涉及项目规模最高为800MW,其次为国家电网以及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投、中广核、华电等部分央企也有项目未能全容量并网。因用地政策调整、疫情影响不能按时并网的项目,可统一提出建设地点、规模、并网时限的调整意见书,于6月15日前上报。近日,欧洲议会以450票赞成、115票反对和55票弃权通过了《碳边境调整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CBAM)》,将于2023年1月1日开始适用,过渡期至2026年底,从2027年起征。
而欧洲当下的电价,也能承受硅料价格继续上涨。而目前的硅料价格本身就不是由成本而是由供需决定的,只有硅料短缺才可能让价格继续上涨。按照供需比1.2/1,新增装机在220GW左右将维持硅料供应的紧平衡状态,硅料价格不应该持续上涨并突破此前行业普遍预期的270元/kg上限。在绿色低碳的路上,中国已经无法停留在数年前提出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能耗的压力需要中国作为大国担当的领导者而行动更积极。
欧盟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一旦征收碳税,将增加中国制造商的成本。但3月份突发的俄乌冲突,显然不是常人所能预料的。
印度的囤货、中国一季度新增装机的火爆,出口欧洲的大幅增长,让光伏供应链时刻处于紧绷状态,硅料价格也因此短缺而17连涨。图:欧洲近年来电力价格走势(来源:Bloomberg)这样,欧美如果要比去年装机更多的话,硅料就必然会供不应求。而如前所述,在220GW的装机量下,全球硅料会维持在供需比1.2/1的紧平衡状态,硅料价格可能在200 250元之间波动。CBAM提出的将部分碳税补贴不发达国家制造商,显然不会给中国企业。
中电联、水规院、光伏行业协会,今年来已经有多个机构认为2022年度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将在100GW左右。这个碳税表面上是针对高碳排放企业,实际上就是针对中国制造。新增装机中,如果中国能有100GW新增装机,光中国的增量就可实现全球新增装机220GW。一方面是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另一方面是中国制造比疫情前发展更快,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因此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也就不能停留在此前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风电、光伏总装机1200GW的初期目标。
即便今年新增装机到270GW,对应的组件325GW和多晶硅需求85万吨左右。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必须提高自己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才能不被碳关税阻挡在欧洲市场之外。
对于中国来说,硅料价格不管怎么涨,也是左口袋到右口袋的事情;至于印度,反正第一季度就已囤够全年的组件需求,硅料涨价也就不用管了。表面上看,硅料厂商在这个价格区间已经有很好的利润,但如果考虑到今年欧洲能源危机导致的电力价格上涨,这个价格区间对于欧洲的发电企业来说简直就是白菜价。
按照此前广泛预期的2022年新增装机220 GW,今年的组件需求量应该在270 GW左右,对应多晶硅需求量在70万吨。中国为何要维持百GW装机预期?其一,可再生能源对中国同样重要。此外,中国上半年的疫情又加大了全球物流的紧张。而由此加剧的能源危机,让全球各国都加快了新能源的部署,推升了光伏装机需求。有评论表示,硅料最高价格已经突破280元/kg了,硅料短缺如此严重,中国为何要凑这个热闹,不能等明年硅料价格降下来再装吗?但也有人认为,即便硅料短缺,硅价新高,中国也要维持100 GW的装机预期!今年硅料为何持续短缺?半年前有分析认为,2022年度的硅料供应应该是动态平衡的紧平衡状态。其二,欧洲碳税已经实锤
对于中国来说,硅料价格不管怎么涨,也是左口袋到右口袋的事情;至于印度,反正第一季度就已囤够全年的组件需求,硅料涨价也就不用管了。但3月份突发的俄乌冲突,显然不是常人所能预料的。
近日,欧洲议会以450票赞成、115票反对和55票弃权通过了《碳边境调整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简称CBAM)》,将于2023年1月1日开始适用,过渡期至2026年底,从2027年起征。而欧洲当下的电价,也能承受硅料价格继续上涨。
2021年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为77.4万吨,多晶硅产量64.2万吨;2022年全球多晶硅有效产能将超90万吨,产量将达80万吨。欧盟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一旦征收碳税,将增加中国制造商的成本。
一方面是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另一方面是中国制造比疫情前发展更快,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因此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也就不能停留在此前提出的到2030年实现风电、光伏总装机1200GW的初期目标。而由此加剧的能源危机,让全球各国都加快了新能源的部署,推升了光伏装机需求。图:欧洲近年来电力价格走势(来源:Bloomberg)这样,欧美如果要比去年装机更多的话,硅料就必然会供不应求。其三,2022年全球将新增220GW - 270GW光伏装机,而2021年仅为168GW左右,增量为50 100GW。
有评论表示,硅料最高价格已经突破280元/kg了,硅料短缺如此严重,中国为何要凑这个热闹,不能等明年硅料价格降下来再装吗?但也有人认为,即便硅料短缺,硅价新高,中国也要维持100 GW的装机预期!今年硅料为何持续短缺?半年前有分析认为,2022年度的硅料供应应该是动态平衡的紧平衡状态。中电联、水规院、光伏行业协会,今年来已经有多个机构认为2022年度中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将在100GW左右。
在绿色低碳的路上,中国已经无法停留在数年前提出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能耗的压力需要中国作为大国担当的领导者而行动更积极。印度的囤货、中国一季度新增装机的火爆,出口欧洲的大幅增长,让光伏供应链时刻处于紧绷状态,硅料价格也因此短缺而17连涨。
而如前所述,在220GW的装机量下,全球硅料会维持在供需比1.2/1的紧平衡状态,硅料价格可能在200 250元之间波动。而目前的硅料价格本身就不是由成本而是由供需决定的,只有硅料短缺才可能让价格继续上涨。
表面上看,硅料厂商在这个价格区间已经有很好的利润,但如果考虑到今年欧洲能源危机导致的电力价格上涨,这个价格区间对于欧洲的发电企业来说简直就是白菜价。此外,中国上半年的疫情又加大了全球物流的紧张。即便今年新增装机到270GW,对应的组件325GW和多晶硅需求85万吨左右。按照供需比1.2/1,新增装机在220GW左右将维持硅料供应的紧平衡状态,硅料价格不应该持续上涨并突破此前行业普遍预期的270元/kg上限。
按照此前广泛预期的2022年新增装机220 GW,今年的组件需求量应该在270 GW左右,对应多晶硅需求量在70万吨。其二,欧洲碳税已经实锤。
CBAM提出的将部分碳税补贴不发达国家制造商,显然不会给中国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必须提高自己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才能不被碳关税阻挡在欧洲市场之外。
中国为何要维持百GW装机预期?其一,可再生能源对中国同样重要。新增装机中,如果中国能有100GW新增装机,光中国的增量就可实现全球新增装机220GW。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